(通讯员 于京艳)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学科交叉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型转变,2月23日上午,以
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和桥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
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理事长李青山教授,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通信与信息系统学术带头人李云松教授,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光学工程学术带头人邵晓鹏教授,机电学院副院长陈晓龙教授,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玉龙教授联合带队赴崂山实验室调研座谈,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副主任、崂山实验室组建领导小组成员石德武,崂山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成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石德武主任首先对
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崂山实验室作为我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在海洋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以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和桥梁,崂山实验室与西电在观澜卫星等方面合作已有渊源,本次交流座谈不仅是加深西电多学科与崂山实验室合作,绘就合作蓝图的重大举措,更是集聚精英力量,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的重要机遇,希望以本次交流为新起点,为冲向海洋科技新高峰奏响前奏。
王军成院士指出,崂山实验室始终坚持海洋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聚力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加快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产出。他表示,海洋科技是学科体系高度交叉、科研投入巨大的系统,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希望
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崂山实验室搭建协同合作平台,一道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
李青山对崂山实验室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
整体概况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合作等方面情况,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发展概况以及学院所支撑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交流。
李青山表示,崂山实验室作为我国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重大部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光电工程、机电工程等多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领先,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西电多学科与崂山实验室在海洋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以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和桥梁,打通西电与崂山实验室合作的通道,以学科交叉融合协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
李云松详细介绍了
通信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情况,他谈到,通信工程学院研制有中国第一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套毫米波通信设备,为我国通信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与崂山实验室在海洋通信等方面探索发展新机遇,通过学科交叉、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多路径协同攻关海洋科技、卫星等跨学科的国际性难题,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方案。
邵晓鹏就
光电工程学院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和发展新绩等做详细介绍,他谈到,本次调研座谈高效整合了西电优势学科资源,有效搭建起了西电与崂山实验室广泛沟通、互动、合作的平台,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希望在新体制光电成像与感知等领域与崂山实验室加强合作,同西电多学科一道建立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和资源配置新模式,促进多学科对海洋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
会前,一行人实地参观了崂山实验室超算大楼二楼展厅、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了解崂山实验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系统布局和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等情况。
据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正式运行,2022年正式入列为国家实验室,获准挂牌组建,定名崂山实验室,是全国唯一一个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即争取到2025年,建设1家国家实验室、30家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左右省实验室、30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整体构建四级联动、梯次衔接,具有山东特色的实验室体系,其中第一个“1”指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
崂山实验室是中央批准成立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海洋领域新型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引领海洋高质量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高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战略需求,以海洋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重大使命任务为牵引,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颠覆性研究,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战略科技支撑。